死亡紀事

Video-History

death_maps
Host a Local Talk
About Us
Contact Us
Home
Class Calendar
Donation Page
DC Teacher's Sign-in


 

 

 



歷史上的傳統習俗

死亡之旅的對照


對照許多古老傳統對死亡之旅的看法,反應出這個普世議題是超越文化和靈性信仰的;生命尾聲時的掙扎、恐懼和憂慮在所有的社會裡都是不變的基調:對未知的恐懼、要離開親人的抗拒和依戀生命的渴望。



理察.果勒夫士(Richard F. Groves)和亨利爾特.安.克勞斯爾(Henriette Ann Klauser)在他們的著作「美國死亡書,療癒靈魂苦痛的學習」裡提到許多這類的憂慮。他們由古書裡汲取對於死亡的學習,並且對於死亡相關的普世問題提出一些解答。

Plato

公元前428年到348年居住在雅典的偉大思想家柏拉圖(Plato),在他的著作裡深入探討關於死亡議題,其中還包括了歷史上最早有記載的實際瀕死經驗。記載的內容是關於一位叫做意爾(Er)的希臘士兵,他和許多同僚士兵在一場戰役中一起被殺害,他們的屍體被人從戰場上運回集中,排列在火堆上準備要火葬,意爾從火堆上醒了過來,並且向人們描述他在死後冥界之旅的見聞,在那裡他被告誡他必須回到世間來告訴人們,離開人世之後的另一個世界是什麼樣子。



在現在的年代裡,我們被提供了更多的資訊來了解死亡的程序是怎麼回事,大部分的瀕死經驗都是在過去三十到四十年裡才被記載下來。在現代醫學發達之前,由於缺乏先進的搶救技術,大部分的瀕死經驗者並無法存活–事實上他們都真的死去了。最近的研究報告指出,在美國有將近百分之五的人有過瀕死經驗。


然而,因為那些死而復生者的經歷往往都是那麼短暫,使得我們不能完全依賴他們的瀕死經驗;我們必須檢視全人類的傳統以找到更詳盡的資料,例如印地安土著、西藏人和佛教徒們,這些古老的傳統提供我們關於死亡經驗的最佳參考–根據那些曾經遊歷到靈界再回來的記載。

埃及死書


埃及死書對於人們死後的場景,如何越過死亡的嚴峻險境做了路線圖的描述,這些路線圖被記載在埃及人使用的紙莎草紙卷上,最常放在棺槨裡的木乃伊身旁,以方便亡者在開始他的冥界之旅後隨手可得。摘錄自埃及死書裡的章節,也會在墳墓的牆上、木乃伊的繃帶、聖甲蟲雕飾和其他地方被發現;其目的是在死者進入「偉大的光」之前的旅程裡,隨時提供協助。


埃及死書是以類似詩體文、具有啟發性的禱詞形式所撰寫的,它和希伯來舊約聖經裡的聖詩呈現著極大的相似性,它的原文是和摩西與希伯來人出埃及記的同期間所完成,這證實了在當時他們的語言與神學方面的文化,是被彼此引用和相互接納的。這些詩文都是心理學的字碼,提供了人們應該如何活著以及如何死亡的指引。



Image on papyrus Egypt
埃及人瞭解,在他們能夠真正的面對「大死亡」之前,必須能夠先讓自己的小我和身份認同先行死去;因此,對於活著的教導與死亡的教導之間並沒有太大的差別—最崇高的價值是在於達到個人的完整為目的。如果活著的時候不能端正品格並且為人楷模,那麼想要有一個成功的來世是不可能的;人們死後是會以其在世的所做所為而被審判的。


這本書的內容蘊含著不可思議之洞見,雖然是寫於三千年前,但是至今仍然切題:如果我保持真誠,我就被擔保可以保有我的身體和靈魂,如果我可以誠實而正直的活著和死去,我的精神靈魂就永遠不會毀壞。

埃及死書可以被劃分為四個主要的部分,主要焦點在推斷人死後會發生什麼事。第一個部分描述亡者如何進入墳墓並且下到下部世界,亡者的遺體可以重新獲得他生前的生理能力,這或許就解釋了在埃及的歷史上,為什麼死人的屍體都被完整無缺的保存下來。第二個部分則對於大部分重要的冥界地點與神祇的由來提出了解說,在那裡,亡者獲得了他們的重生。第三個部分,亡者在下部世界穿越天際旅行,出席死後的審判並為自己辯護。在最後一個部分,亡者取得了他在宇宙中應有的權利,並且成為眾神之一。

然而,這個埃及版的死亡之書,與之後的同類典籍不同的是,它並沒有提出太多可以使臨終者和其遺族感受到安樂的實際做法。

西藏渡亡經

Tibetan Prayer Wheel

被翻譯為西藏渡亡經中陰聞判得渡經The Bardo Thotro),教導我們一個人如何能夠辨識覺醒的境界,而不被招引到苦惱的世界,因而能夠到達天堂的國度。這份古老的經文經由口述一直流傳到西元第八世紀才被人以文字記載下來。傳統上,人們對臨終者大聲朗誦這本佛教經典,以引導臨終者辨識真如本性,不受死亡過程的影響並且獲得解脫。這個過程就是「西藏轉經輪渡化生命輪迴」的含意;轉動轉經輪是一種淨化人心、消除業障並且帶來平靜的祈禱方式,尤其在死亡之際,它可以轉化我們的覺知到達慈悲佛陀的淨土。


西藏渡亡經中,有許多段落竟然和中國的道德經有著不可思議的相似性;在兩部經典裡,強而有力的影像被用來幫助消除死亡之前的焦慮和恐懼。在亡者停止呼吸之後,感官崩壞之前,真如本性在此時昇起–這就是佛教徒所稱的握著覺悟種子的結局,或叫做「佛性」。如果一個人在他死亡的前一刻可以憶起他的真如本性,那麼他就有機會覺悟而到達極樂世界–一個靈魂可以棲息與學習的淨土,在那裡,靈魂可以不必再回到俗世就可以完成其未竟的功課,這就是達到覺悟的機會。

為臨終者頌讀西藏渡亡經的目的是要提醒他保持其平日的修為,並且幫他記起「我們是誰」–既有而本然的完美。西藏的佛教徒窮其一生,研讀並經歷精深的自他相換(Tonglen)與破瓦法(Phowa,或稱遷識法)等冥想訓練,只為了死亡的這一刻作準備。自他相換是一種克服對苦難的恐懼的方法,藉由連結他人的苦難而喚醒自己與生俱來的慈悲;而破瓦法(Phowa)的目標則是不執著於個人的意識,使其與佛陀的智慧心性合而為一,因而避免受到低階或是負面的思緒所誘惑。法師藉由這些冥想教導臨終者在死亡之際得到解脫,即使在他生時並未達到覺悟之境。

如果亡者在離開身體時依然執著於其意識,他仍有數日的時間可以回想起前世的修鍊;然而,由於個人會受到慰藉和舒適以及恐怖和反感的影像所誘惑,回憶會變得愈來愈困難。可以看見這些影像的過渡通道被稱為中陰間;在中陰間,有一系列的境界可以對應到使我們依戀分離幻象的不同的心理階段;我們無法辨認出我們正在經歷的並非真實發生,而是心智的顯化。在每一個境界裡,我們都有機會選擇停止與幻象的互動,轉而去尋求愛與慈悲的淨土,佛陀的淨土。


如果一個人不能清除根深蒂固的不良習慣,他就會一直被困在無盡的輪迴裡;法師在人死後的四十天內繼續這些法事,為的是要使靈魂有機會自中陰間的幻覺中走出來,靈魂將會被提醒,那些負面的事物都不是真實的,而那些看來舒適或欣慰的也都是虛幻的。


凱爾特族人的死亡之書

經過數百年的口耳相傳,凱爾特族人的死亡之書,雖然名為一本書,其實是一系列的實作練習講義;這些練習被視為是一種藝術,試圖減輕人們在生命尾聲時的肉體和精神上的痛苦。它最主要是透過被稱為「安南卡拉」的臨終助產士,或稱為靈魂朋友,他們保存這些教導,並且擴大影響範圍到西歐地區。


凱爾特族人認清肉體痛苦與精神痛苦之間的關係,並且教導臨終的病人,當生命接近尾聲時,在各個不同的層次上體驗痛苦而不是抗拒它。安南卡拉會盡其所能的彰顯那個造成痛苦的問題並幫助臨終者直接面對它,使得他可以了無牽掛的離開。



凱爾特族人的這種模式為安寧緩和醫學提供了獨特的元素:豎琴音樂、詩詞和廣泛的輔助物理療法;從調節一個人的呼吸、飲食,甚至到做夢的內容,每一個細節都考慮到了。凱爾特族風格的臨終照護對於地中海區域,甚至遠及西班牙、法國和瑞士等地方都造成了極大的影響。男子修道院成為安寧照護的主要據點,在歐洲的第一個千年期,這個物理療癒法也首先獲得了「安寧照護」(hospice)的名號。 Illuminated manuscript

修道院的死亡之書

與其說「修道院的死亡之書」是一本教科書,倒不如稱為是「風俗習慣」的記錄叢書。這些記錄保存了修道院士的日常生活習慣,這些修道院士維運了歐洲最早的安寧照護所。一千年前寫的這一本書,詳細敘述了整體性物理療法是如何廣泛的應用在病人和臨終者身上,其中包括了音樂、儀式、嗎啡、指壓按摩和芳香療法。


修道院的死亡之書記載了如何為特殊需求的人量身訂做不同的照護方法,沒有任何事情比協助他人渡過他心靈的痛苦更為重要了;由於猶太教徒、基督徒和回教徒在當時經常和平共處的一起生活和死亡,修道院士(信仰單一上帝)的做法包括聖經的經句以及傳承自上述三個宗教共有的修道院傳統。這個經典著作鼓勵末期病人表達其全部的情緒,從對上帝的絕望到憤怒,甚至在禮拜規程裡的禮儀指示下進行咒罵。

諾斯替生死書:東方與西方的橋樑


在西元第三到第四世紀,敘利亞到埃及一帶的修道院士們創作了諾斯替聖典,這些聖典(並未被採納為聖經的一部分)和東方的靈性教導有著明顯的相似性,尤其在描述如何舒緩生命末期的痛苦方面更是雷同。


西藏渡亡經中對於死亡的各個階段以及所遇到的挑戰之描述,在新約聖經抹大拉的瑪利亞福音書早期未完成的部分裡,有著相似的論述;在福音教派的傳統中,做為臨終者的精神陪伴者,其主要的角色是要幫助他順利越過生命的盡頭所普遍會出現的危機,例如對人性本善產生質疑。
部分諾斯替教的經文讀起來,像是在引導人們在生命尾聲時尋求內心平靜的古老路線圖,規勸臨終者擁抱死亡時刻,安息於臨在的力量之中;不斷的忠告人們雖然終將一死,卻可以擁抱靈魂不滅的本質。當代許多瀕死經驗的敘述,更加證實了我們祖先們的領悟:臨終者在能夠釋放其靈魂之前,必須面對激烈的精神反抗。

Life after life瀕死經驗


雷門牧迪博士所創作的「生命輪迴」(Life After Life, Dr. Raymond Moody)一書中,描述那些死而復生者的共通經歷;在這些瀕死經驗報告中,可以發現顯著的相似性–感覺進入沒有時間的永恆裡。


這些共通經歷有一個題材一直被重覆提到:瀕死經驗是難以表達的,或者說我們的語言並沒有適當的字眼可以充分的描述所發生的事情。活在幾個世紀前的柏拉圖說得更徹底,他說文字不只無法表達這些終究的事實,文字反而遮蔽了事物的內在本質,而非彰顯它。

雷門牧迪博士所記述的共通經歷

1. 聽到不尋常的聲響—鐘聲、風聲或是鈴聲。

2. 快速穿過一個黑暗的隧道並且看到盡頭有亮光。

3. 靈魂離開身體,但是仍然停留在當前的物質環境中。許多人描述自己變成透明的形體。

4. 遇見已經死亡的人—包括靈體或是家族成員

5. 遇見一個發散愛和溫暖的發光靈體。


6. 經歷詳盡的全景式生命回顧—評價個人一生的作為,懊悔未完成的事務,並且重新經驗這些事務的情緒。


7. 發現一道無法跨越的障礙或是邊界,因而必須返回俗世;許多人還能夠聽到或是感到親友呼喚自己回去,大部分的人沉浸在喜樂、愛和安詳的氣氛裡,其實並不想回到人間。


8. 回到人間之後,找不到字眼可以描述所發生的事情。


所有經歷死而復生的人都覺得生命更為珍貴,並且試圖為他人培育更多的愛,獨特而深切的愛。這些人也覺得好好地檢視生命所遭遇的課題,並且持續地求知是很重要的


雷門牧迪博士的發現和西藏傳統習俗的比較


人類學家克里斯.卡爾指出,在諸如雷門.牧迪博士等人的現代瀕死經驗報告文件,和西藏文獻之間,存在有五個共同點︰

1. 一開始像是在大風之中或是聽到呼嘯聲。

2. 感覺到自己變得不一樣,與自己的身體分開,或是不受肉體的束縛。

3. 看見金色的太陽或是清澈的白光。

4. 浮現在光中,或是與萬物合一。

5. 經歷詳盡而全景式的生命重演或是生命回顧程序。


現代的臨終照護


在今天活著的一千個人當中,平均有八個人會在一年之內死亡;以全球來看,每秒鐘會死去1.76個人;在北美洲裡,只有百分之二十的死因是突發的疾病和意外。大部分的人將會是因為長期的疾病或是老化而自然的死掉;這給了大部分的我們為自己以及親人的死亡好好準備的機會


但是在此同時,醫師有比以前更多具有情緒問題的病人在他們的等候室中等待。有更多帶著殘疾和不便的獨居年老病人,一個人與世隔絕地面對著寂寞。在現代的社會裡,死亡被當成一件令人害怕的事情,我們把年邁的長者放在老人之家,好讓自己以及小孩逃避我們自己最終將會死亡的體認。對於死亡之際或是人死之後將會發生什麼事情,我們並沒有真正的了解。整體而言,今日的人們被教導去否定死亡,即使無可逃避的遇上了,也是充滿了恐懼與困惑。

現代醫學開發了驚人的先進技術以延長壽命並使用藥物來麻痺疼痛、痛苦等不適;然而,大部分的人並不能好好的死去。西方的醫療方式將注意力完全集中於物質面的照顧,卻忽視了病患在精神和情緒上的需求;這方面的許多問題,激發我們去尋求更好的方式去瞭解並處理生與死的問題。

安寧照護的變遷

安寧照護的變遷已經改變了臨終醫療的面貌,它以整合性的方式與醫療互補,甚至在醫療措施無計可施之後取而代之。安寧照護所星羅棋佈在古代羅馬人經商路線的阿爾卑斯山脈上,某些最古老的安寧照護所甚至可以回溯到西元一千年的時候。經由英國醫師丹.西斯里.桑德士(Dame Cicely Saunders)的非凡運作,現代安寧照護的變遷大約在四十年前被引入美國。

做為一個先驅者,丹.桑德士於一九六七年於倫敦設立了克里斯多福安寧照護院,挑戰人們必須在痛苦中死亡的認知。由於他的遠見,現代安寧照護的變革於焉誕生。在未來人們不會孤單、痛苦的死去將是一個可以實現的希望。為臨終者所發展出來可實行的照護方法是,一方面在生理上以疼痛緩和為主,另一方面則照護臨終者在情緒上和精神上的掛念。

伊麗莎白‧庫柏勒–羅絲博士(Dr. Elizabeth Kubler-Ross)以及悲傷的各個階段


談到我們對於死亡認知的改變以及我們在死亡品質上的改善,另外一位不能不提到的先驅者是醫師兼精神病學家伊麗莎白庫柏勒羅絲博士(Dr. Elizabeth Kubler-Ross),她在第一線面對臨終的患者,尊重每一個個體,並且探索他們的經驗以求更加深入了解我們醫療系統的優點與缺點。她的工作幫助我們體認到迫在眉睫的死亡是如何地影響著病患、服務病患的從業人士以及病患的家屬。所有涉入者都體驗到情緒上的波動,而這也成為羅絲博士的「悲傷的各個階段」模型的基礎。


經由她的工作,庫柏勒羅絲博士逐漸了解到,生命垂危的病人,不論他們是否被告知,其實他們對於自己病況的嚴重程度都有所認知。這讓我們理解到和臨終者溝通其病情與預後的重要性(譯註:預後是指醫師對於病人未來的疾病發展情形,以及經治療後能恢復程度做出的評估)。當病患被告知已經到達末期病情之時,他們的反應幾乎都是一致的;他們面對即將失去生命以及所有的事務時所觸動的應變機制,大略分成五個階段:拒絕承認、憤怒、討價還價、沮喪和最後的接受。當病患進入了最後的接受階段,外在的干擾反而製造最大的混亂,因而讓他們無法平靜的安息而去。不論是處於那一個階段的病情或是應變機制,所有的病患一直到最後都抱持著某種期望;我們應該尊重這些期望,因為它讓病患維繫其精神,並且給予他們渡過生命尾聲所需要的耐力。


庫柏勒羅絲博士最後結論說:「儘管每一個人在被迫面對死亡之前,都會試圖以他自己的方式拖延關於死亡的問題和議題;但是只有當他開始去設想自己的死亡時,他才有辦法改變事情,這是每一個人都必須獨自處理的事。如果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開始認真思考自己死亡的可能性,我們就可以影響許多事情,尤其是我們病患的福利,我們親人、甚至我們國家的福祉」

另外還有許多對於臨終照護有重大貢獻的人,例如彼得‧利文(Peter Levine)等人。關於這個部分,我們在 資訊與資源這個網頁有一份簡單的書單可供參考。